洛书与八卦
如何看河图与洛书 河图和洛书可分可合,各个代表不同的意思,又相互有关联。
河图是八卦的根源,内容以数字为主,将其分出阴阳,图形取自星象,并配合五行,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洛书数字本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
洛书九宫按照北斗七星为基础,配合数字和八卦,有独特的顺序。
口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为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周易全书里的河图和洛书是什么意思 海绵130宝宝 :你好。
汉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禺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这是河图洛书原始。
意思是说,在伏羲氏王天下时,龙马从河中出来,身上有花纹,伏羲氏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画出八卦,大禹治水时,神龟从洛水出,背上有斑点,而成文章,
历来认为河图洛书为【天地之文章】,立卦生蓍,为圣神之制作,万理于是乎根本。万法于是乎权舆,断非人力私智之所能参。
根据河图而定:东方3、8木;南方2、7火;西方4、9金;北方1、6水。中央5、10土。
根据洛书而定: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十居中。
根据河图洛书而为先天八卦、演变后天八卦。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始。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与洛书和河图有啥关系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5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洛书,同为易源,不同的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如汉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宋朱熹则认为:“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为体,洛书为用。”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是先天八卦根据河图来的,后天八卦九宫格是根据洛书来的,是这样吗? 20分 后宫格式来源于洛书,这个没错
先天八卦和河图貌似没有什么关系海…我查了资料,河图是从一到十,八卦只有八个啊
在河图洛书和八卦的基础上,形成了周易,其核心是什么 ジ毛毛じHam :你好。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相错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阴阳鱼)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来也,夫易之道,由逆而成矣。
以上之文,是核心也。需反复吟诵,熟记心中,一遍、一遍、久而久之,便知其中之奥妙。
祝你好运。
河图、洛书、八卦、易经之间的关系,有谁能给我通俗的讲讲? 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说,他们四个属于一种递进的关系。1、河图和八卦。传说中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河图),与自己的观察,画福的“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2、洛书和河图。他俩有点像亲兄弟,都是伏羲所创。《辞海》在解释“河图洛书”一词时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易经)的来源。”3、易经,即是《周易》。如果说洛书和河图是兄弟,那么易经和周易也是好兄弟。据说周易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他们四个,在最根本的哲学层面上,是一脉相承的。 您好,如果满意,请采纳。
河图洛书与八卦图的关系 河图洛书jiu就是先天八卦,也就是伏羲八卦,其实就是咱现在的九宫算法
八卦指文王八卦,先天八卦演成的后天八卦
易经中的河图与洛书等图是什么东西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汉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周易》和《洪范》两书,在汉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2014年12月洛阳市的河图洛书传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希望帮到你,觉得好就采纳吧。
河图洛书八卦图 是什么 【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和洛书到底是哪个 “河图”、 “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被誉为“宇宙魔方”的河图洛书,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河图洛书里面掩藏了关于八卦、数字、阴阳、五行、天文、地理的秘密。历朝历代,有很多人都对河图洛书进行了研究,河图洛书也是中华文化的人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科学知识。
一、八卦的起源
根据古代的传说,在上古伏羲时期,在洛阳的黄河中浮出一匹龙马,背负了河图。后来在洛河里,浮出了一只神龟,背上有洛书。伏羲看了河图洛书之后,依据这个道理推变成了八卦,后来就是《周易》的来源。在后来很多人们都对河图,洛书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将八卦与周易联系在了一起。朱熹更是将河图洛书制作为易学的卷首并大加推崇。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周易源于八卦,而八卦归根结底源于河图洛书。
二、数字的秘密
在河图上,有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这里面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在洛书上,有横线,竖线和斜线,这三条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15。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这两张图的依据作出了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思想的结晶。河图中的圆点其实代表着天圆地方,其中共有十个数字,单数寓意着阳,双数寓意着阴,总体寓意着万物皆来源于阴阳。
三、五行的秘密
在河图洛书中,还藏着关于五行的秘密。河图中,定五行先天之位,东代表着木,西代表着金,南代表着火,北代表着水,而中间是土。从河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五行相生相克、万物生息的道理。而洛书中显现的数字变化,也可以看出四时八节、气候变化、凶吉推演的规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对河图、洛书有着什么样的了解呢?还想知道什么?欢迎在评论区中说一说。
八卦对应的五行属性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那么八卦对应的五行属性是什么呢?我整理了八卦五行对应属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八卦对应的五行属性介绍
八卦之乾卦万物类占,五行属金,卦数一
八卦之坤卦万物类占,五行属土,卦数八
八卦之震卦万物类占,五行属木,卦数四
八卦之巽卦万物类占,五行属木,卦数五
八卦之坎卦万物类占,五行属水,卦数六
八卦之离卦万物类占,五行属火,卦数三
八卦之艮卦万物类占,五行属土,卦数七
八卦之兑卦万物类占,五行属金,卦数二
卦相克,是来源于五行相克。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就是不同的物理属性。
金,金属、刀具;木,树木、花草;水,我们喝的水;火,做饭的火,炉火;土,大地土、炉灰、烟灰、香灰都是土。
易学把自然界的物质分成五类,金木水火土。
刀能克木,木材能生火,树木能克土,土能挡住河水,水能叫灭火,火能融化金属。
这就是自然界五行相克的道理。
易学现有阴阳五行,五行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八卦五行的关系
阴阳五行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那时候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可以颜色区分,可以味道区分、以五脏、以五情、等。每种事项都能够呈现出五行。
而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比如说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相生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克的顺序则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那时候没现在这么科学,所以五行就被当时的人成为是解释自然和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
八卦两面代表阴阳,那时候古人把万物都分成了阴阳的两面,比如说阴暗的地方就是属阴,受到光照的就是阳。叶子的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女人属阴,男人属阳。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月亮)。火-离 离为火(太阳)
五行八卦取名的 方法
以五行命名
《孔子家语·五帝》中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五行,指的是五处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家认为,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给宝宝起名确实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在给宝宝起名的时候也是找了很多的名字感觉都不满意,从网上查了一些也不是太好,关键是网上用的很多软件根本就不准确。之后还是听朋友的介绍找了起名专家给宝宝起的名字,毕竟名字是伴随宝宝一辈子的事情,不能儿戏。好几个朋友都说找温雅居士起的,所以也推荐给了我,可以在百度搜索美名天下起名网或者在拍拍网搜索温雅居士找到的老师的店铺,价格也实惠,现在想想给宝宝取个名字还斤斤计较真没意思,随便买个好些的玩具都好几百块钱,宝宝才能玩几天啊,名字可是用一辈子的。老师为宝宝做了详细的八字分析,起的名字不仅充分考虑了八字平衡而且也考虑了宝宝的三才五格,总之非常满意。
战国时期,五行相生相克(亦称相生相胜,五行生肿)的学说颇为流行、朴素唯物论认为:一物对另一物有促进作用,或相互促进,即为“相生”,而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或相互体斥则为“相克”(亦称为“相胜”)。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人克金、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
《说文五部 》中段玉我注:“水火金木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对中国天文、历学、医学等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至今中医学仍以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比如,中医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另外,中医还在临床上以五行生胜理论来解释内脏间互相资生和互相制约关系,如肝能制牌,称为木克土;脾能养肺,称为土生金等,在治疗方面,如肝病犯脾,则采用抑肝扶脾的治疗方法,称为抑木扶
人们为什么要以五行理论命名呢?
人的思想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意识形态无时不在人的头脑里打上烙印。而人的思想是与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紧密相关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使人们把一生中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去,所以在起名时,力求得到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认为这样可以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了。这大概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以五行理论为根据而命名的缘故吧。
人们是怎样以五行理论命名的呢?
以五行理论命名始于秦汉时代。当时,主要是把商殷的干支命名法与五行观点配合而命名。在周秦时代,人们除了有“名”外,还要取“字”,因此主要是以天干配五行,取出“名”和“字”来。如楚公子名壬夫,字子千辛,即以水配金,则水生于金,刚柔相济。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论对名更为凤行,然而,那时却不重视八字的欠缺,只取五行相生之义用来序辈。
宋代应用五行相生命名法如下:
水生木:父名属木,则子名应属火;
火生土:父名属火,则子名应属土;
土生金:父名属土,则子名应属金;
金生水:父名属金,则子名应属水;
河图洛书的天机奥秘是什么?
河图洛书的天机奥秘是里面蕴含的文化,一些八卦,天文异象。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河图1—10数是天地生成数,洛书1—9数是天地变化数,万物有气即有形,有形即有质,有质即有数,有数即有象,气形质数象五要素用河洛八卦图式来模拟表达。
它们之间巧妙组合,融于一体,以次建构一个宇宙时空合一,万物生成演化运行模式。
演变及地位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
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又见于《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