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八字解读,齐白石八字解读图

八字解读2024-01-1429

齐白石所说得“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是怎么理解的?

吴昌硕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齐白石是予弟子许麟庐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齐白石的关门弟子许麟庐模仿齐白石的对虾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也有很多人想学齐先生的画虾的对虾,但都不得要领.许麟庐为此很得意,有些飘飘然.齐先生看在眼里,并说了这句话.

许先生还说,你们要学我的心,不能学我的手,学我的手没有用.也就是说要有灵气,有了灵气一点就通,一通百通.你没有灵气,你再通也通不了.

许麟庐入门前在绘画艺术上中算是一个白丁,正式入门后在伴随齐先生左右的14年里耳濡目染、加上他自己的灵气及齐先生的指点.他从师茧中出脱,并在他的艺术之路开辟了新的一片天地.他在当今画坛中形成了公认的独特大写意画风.

有另一事例,则印证了齐先生的话。

一日本天才书法家9岁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引起的各界的强烈反应。他的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二十年过后,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呢却销声匿迹了。

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贴成瘾,二十年下来,他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比较起来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艺术家眼里,他的作品只能算是仿制品,没有任何鉴赏价值了。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同理,我们做人、做事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原则。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怎么理解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见,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似与不似,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尤其是绘画作品,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特象的独有特点。

在“是这一物象又不完全只是这一物象”之间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在齐白石诞生14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来回味和欣赏他的书画作品,重新来回味这句名言的真义。除了表达对一代大师的崇敬之外,还将对代表国粹的中国画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解读到书画之外的自然和人生之理。

不愧是不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用一句简单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解决了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在他看来,太似则媚俗,写生不是绘“标本”,如果这样艺术家就成为了自然的奴隶,放弃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概括提炼,是对艺术创作的不负责任。太不似则欺世,艺术也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反映,太不似则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失去了艺术“真”的根本,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观赏者共鸣的。齐白石的成功之处就是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巧妙连接,为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齐白石无疑是最有人民性的一位画家,这基于他对自然和生活细微观察,对普通劳动者的热爱。他把传统“文人画”从象牙高塔带入了民间。他善于从极其平凡的生活与自然中提炼出深刻的美学理念与情趣。一颗普通常见的白菜,通过齐白石的处理成了“菜中王”,他写其肥厚丰满,且赋予“清白”的寓意。一群普通的虾子,通过齐白石的笔墨处理,一个个变得晶莹透亮,生动可人。通过齐白石巧妙的空白处理,不着一笔而将虾群置于水中。以至他的虾子成为以后任何一个中国画研习者的经典和必修课,也成为普通老百姓认识中国画认识齐白石的着眼点。

乍一看觉得相似,仔细看又不那么相似,再看又觉得有点相似……就在那似与不似之间最值得玩味!就象“花未全开是最美”的感觉。个中境界还要你慢慢品味……

本来想自己写来着,结果有现成的。送你了(楼下的别抄我的原创啊。如果抄也注明啊,看我,抄上面的就写出处,可以下几句是原创)

原创:

我的看法基本上是:一、基于现实,超于现实。即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 二、画的高妙之处,神采意境为上,形质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称为妙品

如何理解国画大师齐白石作品「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是中国画的一种美学理论,它阐述了一个追求精神上的似或形式上的似的问题。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不是摄影,不能复制真实的物体,把绘画对象机械地画得一模一样,应该在似与不似之间。例如,白石老人画的阿娜,看着阿娜,不像阿娜,拿动物园里的阿娜来比,远不是真正的阿娜,但在画里你却认为这是阿娜,因为她有阿娜的神韵。这就是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

有很多人对白石老人的理论有错误的理解,比如几年前一个画家画了一个动物,像猫像狗,画上宣传云:画个猫不是猫,画个狗不是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这就是错误地理解了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的理论。这个理论说,画的是猫,但不太像猫。画家追求的是猫的像,而不是猫的像,所以你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从齐白石自己的画来看,那些细笔的草和虫子应该是不会太像的! 媚俗?不一定。其实,这只是抄袭了苏东坡的理论。苏轼云:按照画的相似程度来衡量它的优劣,那么你的审美鉴赏力还是停留在儿童的水平。齐老只是把苏东坡的理论延伸了一下。

这里面有一个审美历史背景的问题。这取决于他何时何地对谁说的,而不是假设它是普遍适用的。如果用这句话来衡量西方的抽象画,岂不是天下皆知。与西方油画的真实性相比,岂不是 "完全不同"?这两天我在读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我们的艺术与西方的艺术完全不同。

分享到: